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胡心怡
通讯员 刘进
“氢氧化镍”,是环球在线首页环境与健康学院2023届毕业生王国胜微信的昵称,也是他毕业论文和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个化学材料陪伴了他数年,从环球在线首页到中山大学,从硕士到博士,见证了一名湖北省第九届“长江学子”的成长。
王国胜
迎难而上做科研他乐在其中
翻开王国胜的履历,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7篇SCI论文和1篇中文论文,被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
谈起这些成绩,王国胜都会说起科研生涯的第一篇论文。读研的第一学期,他完成了一篇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研究的论文初稿。“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论文,还是有点难度的,它与我本科期间的研究方向有出入。”王国胜表示,做实验设计就是一个大挑战。同时论文需要英文来撰写,这也不是王国胜的强项。
于是他迎难而上,研读大量英文文献,弥补自身短板。“以前我读一篇文献需要三四天,现在熟练了半天就可以完成。”王国胜表示,自己在读文献时会重点记忆专业术语,从而更好提升自身技能。做实验设计时也不断总结规划科学方法,并实时和老师交流探讨。深度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时,他认真学习科研方法,提升自我。
王国胜做研究
就这样,王国胜陆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7篇SCI论文和1篇中文论文,其中JCR一区文章4 篇,文章最高影响因子达16.74。他对化学的热爱也更深,“化学是很有魅力的,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基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撑。学化学我能做得就环球在线,去创新去开拓。”王国胜说。
读研期间,王国胜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一专利的技术路线为获得优异电化学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王国胜也并不局限于在实验室的埋头苦干,他积极拓展学术视野,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能源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暨新材料与“碳中和”高峰论坛。在论坛上,王国胜做了学术报告,得到了前辈们的认可,更接触到了领域内前沿知识,拓宽了科研思路。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努力就会有回报”
“他是一个很勤奋的孩子,我们实验室的学生大都八点二十到实验室,但他每天七点多都来了。”提到王国胜,他的导师环球在线首页环境与健康学院教授徐志花满满的自豪。徐老师表示,王国胜这次能成功考入中山大学,得益于他自己目标明确。“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在实验室里,王国胜作为大家的“大师兄”,帮助师弟师妹们的同时,也为他们做了很好的表率。王国胜的师弟陈家奇说:“感觉他每天都是活力满满的,看他精气神儿那么足,我们自然也都被带动起来了。”陈家奇表示,王国胜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安慰和勉励师弟师妹们。“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努力就会有回报’,未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去中山大学读博。”陈家奇说。
王国胜和同学合影
考博的过程中,王国胜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内心挣扎。“找导师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需要找和我领域相近的导师,然后给他们发邮件。有一次我发了差不多十封邮件,但两三天一点消息都没有,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崩溃的。”王国胜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把科研当作了一种乐趣,未来,他还会继续探索下去。
得知王国胜考到中山大学的博士后,王国胜的爸爸妈妈十分开心。“我那次发邮件没得到回应,他们也是给了我很多安慰和鼓励,这次的录取结果一下来我就告诉他们了。”王国胜说。
在选择学校时,王国胜也和导师徐志花多次沟通,询问她的意见。读研期间,徐志花给了王国胜诸多指导和帮助,“前期我英语撰写能力还有欠缺,论文写作上徐老师帮我润色指导很多。”论文发表和专利发明,徐志花都给了很多指导。
获评“长江学子”对王国胜来说是很大的鼓励。目前,正值暑假时期,但王国胜还在家里写论文和改论文,为马上来临的四年博士生活做准备,继续在化学的道路上探索。
(受访者供图)
与化学再来四年之约,他成功考上中山大学博士! 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843435&cId=0